在膠粘制品的研發、質量控制和實際應用中,如何科學、準確地評估其粘接性能是一項至關重要的課題。180°剝離測試作為一種經典且高效的力學性能測試方法,被廣泛應用于各類膠帶產品的粘附力檢測。
本文科準測控小編將深入淺出地為大家解析此項測試的目的、原理、標準依據、所需儀器及詳細操作流程,旨在幫助用戶更全面地理解并規范地進行該項測試,為材料選擇、工藝優化和質量把控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。
一、測試原理
180°剝離測試的核心原理是:將一條標準寬度的膠帶粘貼在特定的平整基材上,將其自由端以180°的角度從基材上勻速剝離。在此過程中,通過拉力試驗機持續測量并記錄所需的剝離力值。
該力值直接反映了膠黏劑與被粘基材表面之間的粘附強度。通過分析整個剝離過程中的力值曲線(平均值、最大值、最小值)以及剝離后的破壞模式(如膠層內聚破壞、界面粘附破壞或基材殘留),可以綜合評估膠帶的粘接性能、均勻性和可靠性。
二、測試標準
為確保測試結果的可比性和quan威性,測試需遵循國際或國家認可的標準方法。常見標準包括:
ASTM D3330: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標準 - 《壓敏膠帶剝離附著力測試方法》
ISO 29862:國際標準化組織標準 - 《壓敏膠帶 剝離粘性的測定》
GB/T 2792:中國國家標準 - 《膠粘帶剝離強度的試驗方法》
進行測試前,必須明確所依據的標準,因為不同標準在樣品尺寸、剝離速度、靜置時間等參數上可能存在細微差異。
三、測試儀器
1、KZ-SSBC-500萬能材料試驗機
(示意圖:萬能材料試驗機可搭配不同夾具做不同力學試驗)
2、雙邊鎖緊夾具
專用夾具:上夾具用于夾持膠帶自由端,下夾具用于固定基材板,確保在測試過程中剝離角度穩定保持在180°。
標準基材板:通常為不銹鋼板、玻璃板或特定塑料板(如PC、ABS)。基材表面必須清潔、平整、無劃痕,且其表面能應符合測試標準要求。
3、樣品制備工具
裁刀:用于將膠帶精準裁切成標準寬度(常見為25 mm)。
標準滾壓裝置:通常為2公斤重的標準輥子,用于以恒定的壓力和速度滾壓膠帶,確保其與基材充分接觸、排除氣泡。
環境箱(可選但推薦):用于提供標準化的測試環境(如23±2°C, 50±5% RH),以確保實驗結果不受溫濕度波動的影響。
四、測試流程
步驟一、樣品制備
使用裁刀將待測膠帶裁切成規定寬度(如25 mm)和適當長度(通常大于200 mm)。
用適當的清洗劑(如異丙醇)徹di清潔基材板表面,并晾干。
將膠帶平整地粘貼在基材板上,確保無氣泡。使用標準輥子以規定速度(如300 mm/min)來回滾壓數次,使膠黏劑充分潤濕基材表面。
步驟二、靜置
將制備好的樣品在標準測試環境下靜置一段時間,以使粘接達到穩定狀態。靜置時間需遵循所選標準的規定(通常為20分鐘至24小時不等)。
步驟三、裝樣
將基材板穩固地夾在拉力試驗機的下夾具中。
將膠帶的自由端向后折疊180°,使其與基材板背面平行,然后將其夾入上夾具中。確保剝離角度在測試開始前即為180°,且夾具之間的試樣保持筆直。
步驟四、進行測試
設置拉力試驗機參數,選擇標準規定的剝離速度(常見為300 mm/min)。
啟動設備,上夾具勻速向上移動,將膠帶從基材上剝離。
設備軟件自動記錄整個剝離過程的力值曲線。
步驟五、數據處理與結果分析
軟件通常會自動計算并報告平均剝離力(單位:N/cm或N/25mm)。分析時應取曲線中段穩定部分的平均值,避開初始的峰值和末端的干擾值。
同時觀察并記錄剝離破壞的模式,這對于分析失效原因至關重要。
五、注意事項
環境一致性:溫濕度對膠黏劑性能影響顯著,務必在標準環境下進行制備和測試。
基材選擇:不同基材的表面能和粗糙度會導致結果差異,測試報告必須注明所使用的基材類型。
操作規范性:滾壓壓力、次數、靜置時間、剝離速度等都必須嚴格遵循標準,否則會導致數據偏差。
設備校準:定期對拉力試驗機進行力值和速度的校準,確保數據準確性。
以上就是小編介紹的有關于膠帶180°剝離測試相關內容了,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!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膠帶180°剝離測試方法、測試視頻、測試標準、測試報告和使用方法圖解,萬能材料試驗機規格型號、使用說明、操作規程、期間核查作業指導書和電子萬能材料試驗機,電子萬能試驗機檢定規程、操作視頻、使用方法、和微機控制電子萬能試驗機,材料拉力試驗機誤差范圍,維修視頻教程,加溫爐、曲線圖、維修方法和操作視頻等問題,歡迎您關注我們,也可以給我們私信和留言,科準測控技術團隊為您免費解答!